杭城部分住戶要拆遷,并且拆遷地兒要用來建立保障房。這個消息,對于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,但是這個消息靠譜嗎?杭州裝修小編做以下分析供大家娛樂。
家住霞暉南村的住戶證實了這個消息,以前住在一起的令居同事,在最后居住在這里的時光里一起合了影。都說安土重遷,住了這么長時間,感情在那里,舍不得是必須的。
在拆遷的住戶中,始版橋地塊大通橋項目5月7號正式啟動。此次征遷范圍位于始版橋直街以東,海潮路以西,望江路以北,映霞街(規(guī)劃)以南,面積近6萬平方米,涉及居民746戶、農戶100戶。按照規(guī)劃在未來3到5年內,這一地塊將會陸續(xù)建設保障性住房。征遷啟動的當天上午,這里的住戶都紛紛在征遷協(xié)議書上簽字畫押。帶著不舍,可是能夠換到又大又新的新房,這未嘗不是一件大快人心大事。
在征遷現(xiàn)場,不少居民都很積極配合,提前好幾天就迫不及待地來排隊領號了。
這次啟動征收的地塊過去大多是老單位“宿舍”,在霞暉南村的住戶很多都是電力局、橡膠廠的職工;還有杭州棉毛針織廠的,那是家有60年歷史的老廠子了。住在這里的,一般都是老鄰居,大多也是老同事。
據(jù)了解,此次征收工作全部采用“陽光征收、網上簽約”,所有政策依據(jù)、補償標準、安置情況都將錄入“陽光征收”系統(tǒng),確保公平、公正。
“為了感謝廣大住戶對征收工作的配合,我們今年不僅設置了集體騰空獎,還額外增設了峰會支持獎,正式啟動簽約之日起30天內簽約的住戶都可以享受,越早簽約得益越多。”望江街道現(xiàn)場動遷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說。
截至昨晚,始版橋地塊大通橋項目已簽約360余戶;3月1日啟動的始版橋直街以西、貼沙河畔的征遷工作也已基本完成。
杭城是個老城,老城新城的區(qū)分很明顯,老城拆遷后,新城也如雨后春筍般林立在新城中,成為這個新型城市的一員,也是城市進步的見證。而保障房的建設,不僅是城市人性化的體現(xiàn),也是一做發(fā)展中的城市美麗的倩影。